炼油和乙烯的规模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建装置有望主导未来产能升级。我国炼厂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远远低于美国,根据EIA数据,美国共有炼油厂141家,美国的总计炼油产能约9.1亿吨,平均每家炼厂的加工能力为645万吨/年;相比之下,我国炼油厂数量超过200家,炼厂平均规模不到400万吨/年。以韩国的炼油工业发展为例,韩国仅有六家炼厂,其中有三家为全球十大炼厂之列。韩国的炼油产品大量出口至中国,同时也有多种产品形成了以FOBKorea为计价的benchmark。我们认为中国在沿海地区布局大型炼化产能,有助于提升中国炼化产能的规模优势、产品升级、以及世界级范围的定价权以及贸易竞争力的提升。
民企进入炼油和化工领域,保障芳烃原料供应。与以往的石化产能扩张不同,这次炼化的产能扩张以民营企业为主,未来打通炼油-PX-PTA产业链环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PX产能一直未能跟上需求的增长,目前仍需大量进口。2016年我国PX产量约940万吨,进口1236.14万吨,表观需求为2170.48万吨,进口依存度超过50%。从最近规划的炼化产能来看,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炼化项目都毫无例外的提升了装置的芳烃产量占比。
乙烯长期紧缺,当前油价背景下盈利良好。2010年是乙烯产能投放的高峰,之后市场逐步消化乙烯产能。由于石油化工行业在2012-2016年之间新增固定资产资本开支增速的下降,而下游需求稳定增长,新增有效产能无法满足需求。2009-2011年间,全球乙烯投产超过2000万吨,以当前的市场容量来看,对新增产能的消化能力远超上一个产能投放周期。我们预计2017年油价的运行区间大概率会在50-60美金/桶的范围内波动,在此油价背景下,东北亚的石脑油裂解乙烯的现金成本在全世界的乙烯成本曲线中具有比较优势,对应乙烯的盈利良好。
有望走向全球的竞争力崛起。和其他传统的制造产业相比,中国的石油化工产业与韩国、美国的差距较大。中国的石化产品每年仍需大量进口,而且以中国为基础的计价还不完善。
中国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在石化设计、装备、生产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作为消费腹地的中国,未来有望主导新一轮的产能升级,提升石化产品的自主率,更好的配套下游相关产业。
投资及推荐。拥有现金优势,在当前油价背景下,享受石化高景气,推荐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参与炼油、石化项目,打通炼油-PX-PTA环节,并带来炼油规模化和产能升级的标的,推荐荣盛石化、恒力股份。立足液化气贸易,在丙烷-丙烯-聚丙烯产业链进行套利,推荐东华能源。海外具备油气资源、打通国内LNG及原油贸易环节,推荐中天能源。未来炼化项目工程设计有望受益,推荐中石化炼化工程。受益炼厂资本开支,下游订单回升,推荐纽威股份。
广思远聚氨酯材料有限公司(www.gsy168.com)成立于2009年,深耕于聚氨酯原料的细分行业—胺催化剂;研发并复配生产各类型胺催化剂,主营产品:GSY9727|SMP|CS90|Z-131|A-300|33LV|C225|固胺等,产品适用于海绵、模塑、高回弹、自结皮、PU玩具及各种硬泡和半硬泡等终端产品。